English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

1998-10-07 来源:光明日报 陈至立 我有话说

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欣然为景山学校成立20周年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今,15年过去了,回眸教育战线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肩负跨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使命,重温邓小平同志的题词,我们愈加体会到“三个面向”所蕴含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题词是邓小平同志对景山学校的期望,更是他高瞻远瞩,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指导方针。

“三个面向”既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又从战略高度指明了跨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它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研究、解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强调的是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要求教育能够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要面向世界,指明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要立足国情,也要追踪世界,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解放思想,摒弃陈旧过时的、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先进成果,积极借鉴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有益经验,为我所用;教育要面向未来,强调了教育既要考虑当前,更要着眼长远,要求教育要具有前瞻性,要面向未来的挑战,不断改革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更新课程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回顾改革开放20年来,正是在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引下,教育战线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化改革,开拓进取,教育的改革和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在科教兴国战略和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指引下,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对素质教育逐步形成共识并取得一定成效,正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高等教育坚持稳步发展的方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教育事业正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教育改革已迈出了可喜步伐;各级各类教育的宏观结构和比例正趋于合理,为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逐步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奠定了基础;教师队伍比较稳定,质量有所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和德育工作得到加强,广大师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深刻变化。

教育战线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面向21世纪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15年前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还是今天站在新世纪的门槛,我们都无不深切地感受和体会到“三个面向”所具有的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战略指导意义。“三个面向”的题词,过去是、将来依然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

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代表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尤其是深刻分析了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新世纪发展的高度,进一步阐明了教育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重要继承和发展。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按照党的十五大对教育工作作出的战略部署,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出发,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这是对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最好的纪念。

展望21世纪,世界范围内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革命,将对未来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引起深刻变革,也势必对现有教育模式提出有力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三个面向”正是我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根据“三个面向”的方针,我们必须研究和注视国际经济、科技的发展趋势,增强教育的开放意识,认真借鉴世界各国的有益经验,加快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同时,还要抵御来自外部文化的负面影响,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未来社会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且应当具有高尚的情操、坚定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特别是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江泽民同志今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创新,很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培养同时代潮流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大批人才,不断开拓新的科学研究领域,是关系我国的发展前景和国际地位的百年大计。对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大力推进对现行教材、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抓紧设计和试验跨世纪的课程教材体系,重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力普及高科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造精神,使教育全面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我们坚信,有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有“三个面向”作为教育工作指针,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有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我国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出现一个更加健康、繁荣、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